首页 > 每日最新 > 佛法育众 > 佛学常识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

发布时间:2024-03-08 浏览: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—无所住与慈悲心结合的境界,那就是无上的菩提心



 

不要住色生心,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” , 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 ,不要住任何心, “我没有住任何心,我无所谓” ,你生出来的心才是大无畏的心,没有对谁好,对谁不好,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。

 

 弟子开示2-27  一切有为法 如梦幻泡影 



 

“无所住”就是“无所得”,没有什么得到得不到的。无所得就是“无苦集灭道”,就是无智亦无得,师父给你们讲到《心经》了。“无生”就是没有生出我,也就是无我。

 

    3-35  无所住心,修行修心 

 



其实《 金刚经 》说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这个境界就是菩提心。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利益,都没有想法,不为什么而去做,就是一种慈悲心——无缘大慈的慈悲心。

 

无所住与慈悲结合的境界,那就是菩提心。

 

如果我们只能无所住而没有慈悲心,那你可能就是学的小乘的独觉士;如果你只有慈悲心而不能无所住,那你就是世俗的有为法。

 

要无所住心,要无缘大慈,要为了众生而能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,包括自己的一切,这样才有真正的慈悲心,才能成就心中的菩提心。

 

— 视 频 开 示 27  《 无所住而生其心



 

Wenda20190215 41:28

 

如何理解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

 

:师父您曾经开示过,菩萨对于他经历的一切是不住心的,不会往心里去,除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境界,是否平时也可以加强这种不住心的意识来锻炼自己一切不住心呢?

 

答:可以,完全可以,就是靠平时锻炼的。你平时念念念,每天念礼佛大忏悔文,每天念阿弥陀佛,到了走的时候你才念得出来啊,你才能把阿弥陀佛住在心里啊。

 

你把贪瞋痴慢疑全部不住心的话,那你到时候这个心上哪会有贪瞋痴慢疑啊?(对。请问师父,是否把我们的第五识——眼耳鼻舌身,当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形成一种屏障,使第六识没有感觉,也就不住心了呢?)

 

对啊,你守住你的眼耳鼻舌身,那你的意念就会干净很多,明白吗?(明白,但是我们有时候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无法做到)境界现前的时候无法做到,所以这就叫人啊,你就是人,你要是菩萨你就做得到了(对不起,师父。

 

六祖惠能大师当时仅仅因为一句话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他就开悟了,师父能否给我们开示这句话呢?)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这还不懂?心都没了啊。你说说看,你在人间没有贪心,没有恨心,什么心都没有,你心无罣碍了吗?心无罣碍,心是不是打开了?(是)对啊,心无所住了,你没有地方去了,心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罣碍了(对)比方说,你今天很贪心,住在你的心里,好,你心有所住了,那你的心就坏了;今天恨心住在你的心里了,你就开始恨了。

 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,那说明你没有这个心了,生不出来了(明白)师父再给你举个简单例子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也就是说叫你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,就是在人间再好的事情,你都不能去把它住在心中。“哎哟,这个很香哦,这个很臭哦,这个怎么样怎么样了”,因为它的自性本能都是在内心当中的,你一住心,你就烦恼生心了,开始烦恼心就生出来了,因为你一牵挂,你就会贪欲六根情欲了。

 

所以菩萨叫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也就是说你已经“菩提本无树”了,“明镜亦非台”了,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啊?(对)你在人间,一个是空无一物,随过随灭;一个是雁过留声,一个事情过去了,留在你的心里了,那个事情又留在心里了。你今天去恨别人了,今天去嫉妒别人了,你留在心里了,你想想看你的心会不烦恼的?(会烦恼)好了,我现在给你解释了你就知道了。

 

为什么?实际上后天的熏陶,也就是人运用了自己本性的一些肮脏的东西住在你的心中,使你丢失了你的慧命。我们现在要无所住心,应无所住,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套住我们,那你就是解脱,就是没有枷锁套在你身上(明白了,感恩师父。弟子向师父忏悔,最近各种心生出来,心里静不下来,贪瞋痴慢疑,对不起师父)



 

Wenda20181019 26:20

 

梦到自己有法号;有关“无我”“无心”的哲学观

 

:同修现实中正在酝酿写出家申请,梦里去了一座寺院,受到法师的热情接待。同修问法师:“你们寺院出家的法号排到哪个字了?”法师写了一个“山”字。同修不理解,法师赶紧写下了“了却世间万缘——释了缘”。同修梦里不太满意这个名字,法师又说:“‘释了缘’这个名字多好啊,了却世间万缘。”接着,法师又热情地给同修介绍了寺院东大殿里供奉的三尊菩萨,好像是竖三世佛,一尊是如菩萨,一尊是弥勒菩萨,还有一尊忘记了名字。请师父开示,法号“释了缘”是提醒同修放下世间万缘,早日出家修行吗?

 

答:对啊,已经跟他讲了。“释了缘”就是有法号了。一个人虽然没出家,但是他有法号的话,说明他上辈子跟菩萨很有缘分。叫“释了缘”的法师很多的(对,是很多。同修问法师出家的辈分排到哪个字,法师写了“山”字。是什么意思?)跟他上辈子在这座寺院里的法号或者跟他的师父有关系(明白了)现在某禅院的住持就叫“释了缘”,说不定这个同修跟他还有缘分呢(明白。现实中同修已经基本放下亲情、爱情了,有时候触景生情,还会对父母动心念,起一丝留念之情,然后护法神晚上就会来提醒。

 

请问师父,是不是修到后来,对人间所有虚幻都不应该入心,要无所住而生其心?)那当然,这是高境界。无所住而生其心,已经到了一种超凡成圣的境界了。有所住而生其心,那就是人间,你根本没有超脱(师父再讲几句吧)你问得境界高,我就跟你讲得境界高。

 

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所住和无所住,有为法和无为法,讲的全部都是哲学。你用心做和没有用心做所产生的果是不一样的。有心、无心,万物唯心造,你“心”都没了,那你不是境界很高了吗?你今天做什么事情还有“心”,你当然就是没有解脱,你还是沉浸在迷茫当中(明白。师父说的“无我”就是“无心”,是这样理解吗?)对啊。“我”都没了,哪有“心”啊?所以很多人说“你今天坚定信心”,那你还有“心”,你是刚刚开始。

 

你要是已经从幻觉当中真正解脱出来的话,你就不一样了。《楞伽经》里边讲“自生解脱想,而实无解脱”。你只要想解脱,你就是还没解脱;等到你根本想都没想解脱,你已经解脱了(明白了)自己产生想解脱的想法,实际上你还是纠缠在各种因缘中,没有解脱。就像照镜子,虽然能够看见镜中的人,实际上镜中人是不存在的,你脸拿开,镜子里哪有人啊?你看见镜子里那个人,你说“我不想看见人”,你说镜子里那个人是不是人?是不是你?是你,但是这个“你”又不是真实存在的你,是一个虚幻的你,因为你离开镜子,镜子还是空的。

 

“实无解脱”,当你还想解脱的时候,你实在没有办法,还在解脱当中。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开悟的,不开悟的人才说自己开悟(对对,所以师父要我们借假修真)假过头了,还是假(明白。他这个梦里说:接着,法师又热情地给同修介绍了寺院东大殿里供奉的三尊菩萨,好像是竖三世佛。

 

一尊叫如菩萨,如菩萨是什么?)如菩萨就是如来佛,如来本身已经称为佛了。为什么叫如菩萨?就是说还没有成为如来之前的菩萨。如菩萨实际上就是如菩萨的初心,如菩萨进入你初地的心态——像菩萨一样,进入初地、二地以上心态,你就是像菩萨一样。“如菩萨”就是像菩萨一样。



 

问:“因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师父也让我们常发菩提心和慈悲心,到底应该住心还是不住心?

 

答:这是一个转变过程,先把佛住在自己心中,住的时间长了,佛常住心中,住在八识田、九识田中,心中已经没有住相了,无人相、无我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佛都没了,因为佛已经进入你的深层意识了,佛心本来就在你的内心,还要住什么心?

 




目录
点击标题跳转;点击目录关闭
.
.
上一篇
佛法佛理

更多相关内容 敬请点击下方链接

更多推荐

  • 五种观想法
  • 《礼佛大忏悔文》要多念罪孽消除得最快
  • 十大行愿
  • 执著:我执、他执、法执。
  • 如来十号:佛有十种名号,即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  • 根基
  • 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
  • 五力: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  • 无我
  • 五蕴: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五种。



  • 【〔视频〕慈满人间 悲泽大千】
    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    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
    手 机 APP 下 载

    App下载地址

    安卓点击下载:

    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    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
    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    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    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、分享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    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    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